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 > LINUX > 正文内容

【转】小白自制Linux开发板 九. 修改开机Logo

Watrt8个月前 (01-06)LINUX5680

我们知道Linux内核是默认带启动Logo的,对就是那个小企鹅,关注过我在哇酷网站同步更新的帖子( https://whycan.com/t_7275.html) 的同学应该知道,

这个Logo文件在哪呢?就在下面的路径中(因为我已经使用了新的Logo所以,请忽略复件二字),而且大家发现没有,这个logo的扩展名是*.ppm

 那么这应该如何显示呢,我们需要在

make menuconfig

中进行配置

Device Drivers  --->
    Graphics support  --->
       [*] Bootup logo  --->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........
           [*] Standard 224-color Linux logo

然后重新编译内核,不出意外就可以看到对应的Logo文件了,如果不显示,可以通过工程清理命令 make clean  清理一下内核代码,然后重新编译。

2.制作Logo文件

小企鹅已经显示,但是明显还不够个性呀,怎么办?当然是自己制作啊,但是我们通过常规软件只能做出*.jpg、*.png之类的图片,但是那里面的logo是*.ppm,直接手动改扩展名肯定是不对的,那就要借助一个特殊的图片转换工具netpdm

安装netpdm:

sudo apt-get install netpbm

这个工具可以把png图片转换为ppm格式,使用方式如下

pngtopnm logo-linux.png > logo-linux.pnm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#将png图片转成pnm
pnmquant 224 logo-linux.pnm > logo-linux224.pnm           #将pnm图片的颜色数限制在224色
pnmtoplainpnm logo-linux224.pnm > logo_linux_clut224.ppm  #将pnm图片转换成我们需要的ppm

这里需要注意一下logo-linux.png 尺寸一定要小于和等于当前屏幕的尺寸,我们这里的logo大小是240*135 ,也就是那个tft屏幕的大小。否则会报错(其实等于也就是全屏显示有的时候也会报错,但是我们后续会处理)

 得到ppm图片以后,我们就可以当前logo复制到前面提到的Linux内核存放logo的文件夹下,注意如果以后需要那个小企鹅,就需要备份一下,然后粘贴我们自制的logo,替换原有的logo。

3.修改代码

 替换logo以后,如果直接编译内核文件,大概率不会显示Logo文件,并且会在启动日志中显示如下报错信息

fbcon_init:disable boot-logo(boot-logo bigger than screen)。

我们制作的图片大小和屏幕是一致的呀,为啥会报错呢,先来分析报错出处,在/linux-5.7.1/drivers/video/fbdev/core/fbcon.c 文件的fbcon_prepare_logo()函数中。

发现计算屏幕显示所需行数是计算方法为:

logo_lines = DIV_ROUND_UP(logo_height, vc->vc_font.height);

通过日志输出,logo_lines 为 17 ,DIV_ROUND_UP() 为向上取整。

而vc->vc_bottom 计算方法如下:

vc->vc_bottom=info->var.yres(屏幕高度)/vc_font.height;

vc->vc_bottom输出为 16 

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计算,然后通过下面比较

这样自然就会加载失败。过多的原理不想去深究,那我们怎么改呢,简单,我们改一下Logo_lines的计算方式:

logo_lines = DIV_ROUND_UP(logo_height, (vc->vc_font.height+1));

对,你没看错就是在DIV_ROUND_UP() 函数第二个参数加了个1  ,然而我在这里吧啦吧啦了半天

4. 展示

 最后到喜闻乐见的展示环节了

 我们可以看到启动Logo是显示了,但是下面有一行是被加载日志给覆盖了,这个怎么处理呢,墨云暂时还没有办法,后续如果有进展,会在第一时间更新,这里还请大佬们指点一下。

5. 修改u-boot中的Model字段

 我们来改一个与本节关系不大,而且不易发觉的地方,那就是u-boot中的Model 字段,毕竟我们要武装到牙齿嘛。

 这个其实只需要修改u-boot项目中的arch/arm/dts/suniv-f1c100s-licheepi-nano.dts 设备树文件就行,是的u-boot中也有对应的设备树文件。

 修改根节点下面的model字段,编译u-boot,重新烧写到tf卡,如果不清楚怎么操作,可以去看第二篇。

打赏 支付宝打赏 微信打赏
分享给朋友:

相关文章

Deepin Linux修复grub引导

Deepin Linux修复grub引导

环境说明:一直使用的是Win7+Deepin 15.5。后来全新安装了Win 10,需要修复grub第一步: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使用深度官方的U盘启动制作器 制作U盘第二步:开机U盘启动进入Deepin linux安装界面,待进入到安装界面选择语言时,按住Crtl+Alt+F2/F1进入Linux tty终端。并执行以下命令完成修复sudo fdisk -l/*根据查询结果确定deepin 的/目录和/boot目录所在的分区编号*/sudo mount&nbs...

利用BusyBox ~私人定制 My LINUX~

利用BusyBox ~私人定制 My LINUX~

前言  我在今天在这里跟大家详细地探讨一下Linux系统的定制过程和实现例如、用户能够远程登录;和Nginx能够稳定地运行在我们私人定制的LINUX系统上、一步一步从头开始定制属于我们自己的系统。正文   首先我们先来简单的介绍一下我们这里定制属于自己的Linux系统的基本元素.   一个定制的linux内核+一个定制的busybox就可以定制一个小型的Linux操作系统了,安装Dropbear和Nginx,Linux的组成 部分包括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、而...

修改U-BOOT,输出信息在LCD上显示,并使用USB连接键盘使用控制台

修改U-BOOT,输出信息在LCD上显示,并使用USB连接键盘使用控制台

修改方法:一:修改U-BOOT   include/configs/suniv.h#define CONFIG_BOOTCOMMAND"fatload mmc 0:1 0x80800000 zImage; "  \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&nb...

debootstrap报"Release signed by unknown key"错误的解决方法

debootstrap报"Release signed by unknown key"错误的解决方法

1、下载最新的ASC文件:wget https://ftp-master.debian.org/keys/release-11.asc -qO- | gpg --import --no-default-keyring --keyring ./debian-release-11.gpg注意这里的11对应debian的版本号。我这里是debian11 (bullseye)2、debootstrap指定asc文件sudo&...

老是提示:newer kernel available 解决方法

老是提示:newer kernel available 解决方法

这个是由于没有正确的安装内核造成的。可以直接关掉提示 sudo apt purge needrestart...

Configure & Build

Configure & Build

Configure and build Linux kernel for Surface RTEditing kernel build configurationFirst run the command make ARCH=arm tegra_defconfigThis will create a standard kernel config for tegra SoC's.Open the file .config in the kernel source directory wit...

荔枝派Nano的linux5.2版本主线下载及编译(支持USB设备与主机模式)

荔枝派Nano的linux5.2版本主线下载及编译(支持USB设备与主机模式)

安装必须的库:sudo apt-get install gcc make cmake rsync wget unzip build-essential git bc swig libncurses-dev libpython3-dev libssl-dev python3-distutils android-tools-mkbo...

从Ubuntu-base构建ubuntu rootfs系统

从Ubuntu-base构建ubuntu rootfs系统

1.介绍ubuntu-base 是Ubuntu官方构建的ubuntu最小文件系统,包含debain软件包管理器,基础包大小通常只有几十兆,其背后有整个ubuntu软件源支持,ubuntu软件一般稳定性比较好,基于ubuntu-base按需安装Linux软件,深度可定制…,常用于嵌入式rootfs构建。嵌入式常见的几种文件系统构建方法:busybox、yocto、builroot,我觉得它们都不如Ubuntu方便,强大的包管系统,有强大的社区支持,可以直接apt-get install来安装新软件...

发表评论

访客

看不清,换一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