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长是学会正确思考
引言:一个关于毅力的故事
在TED论坛上,有一个点击量极高的演讲,名为《毅力是成功的关键》。演讲者是一位美国教师,她的研究始于一个简单却深刻的问题:那些成功人士,是否在童年时期就与普通人不同?如果是,这种差异又是什么?
为了找到答案,她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研究:她走访了西点军校,观摩了全国拼字大赛,采访了顶尖的销售人员,并对数千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。最终,她发现,预测孩子成功的关键因素,并非智商、外貌或身体素质,而是他们面对挫败的态度。
这种态度,实际上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,被称为“成长型思维”。
成长型思维 vs. 固定型思维
一些成功人士在年幼时,便以乐观的态度对待挫败。他们更关注从失败中汲取的养分,而非失败本身。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·德韦克首次提出了“成长型思维”的概念,并在她的著作《终身成长》中详细阐述了这一理论。
卡罗尔教授还提出了与之相对的“固定型思维”。她认为,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成败:成功者大多拥有成长型思维,而失败者则往往陷入固定型思维。
这两种思维的区别是什么?
固定型思维的人习惯于给自己设限,总把失败归因于外界;
成长型思维的人则勇于尝试,善于从挫折中学习和成长。
思维方式的差异,决定了人生的不同结局。你拥有什么样的思维模式,就拥有什么样的人生。
一、思维方式不同,人生也不同
1. 固定型思维:自我设限与错误归因
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自己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,因此他们常常自我设限,害怕挑战。正如蔡康永所说:“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,到了18岁,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,你只好说‘我不会’。”这种思维模式让人生充满遗憾,因为最大的遗憾不是“我不行”,而是“我本可以”。
固定型思维的人还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于外界。例如,网球运动员约翰·麦肯罗在巅峰时期连续四年排名第一,但后来却一落千丈。他将失败归咎于场地、食物甚至朋友的恋爱状态,却从未反思自身的问题。
2. 成长型思维:刷新与成长
成长型思维的人相信,能力可以通过努力不断提升。他们不惧失败,善于从挫折中学习。微软CEO萨提亚·纳德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。他通过不断刷新微软的商业策略和组织文化,带领公司重回巅峰。他认为,面对不确定性,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成长型思维,不断刷新认知,应对挑战。
另一个例子是褚时健。他从烟草大王到橙子大王的转变,正是成长型思维的体现。即使经历了人生的低谷,他依然选择重新开始,最终创造了二次人生的辉煌。
二、如何培养成长型思维?
1. 学会接受和相信
首先,接受自己当前的思维模式。每个人都是成长型和固定型思维的混合体。重要的是,相信努力的价值,即使短期内看不到明显的变化,也不要轻易放弃。
2. 凡事试一试,不设限
固定型思维让人害怕失败,因此常常逃避挑战。成长型思维则鼓励我们勇敢尝试。正如一位高管所说:“我们不要在心里砌上一堵看不见的墙,再没可能的事,只要不伤筋动骨,皆可尝试一下。”
3. 关注进步而非结果
成长型思维的人更关注过程中的进步,而非最终的结果。对于企业而言,创新比稳定更重要。管理者应鼓励员工关注变化和成长,而不是一味追求KPI。
4. 坦然接受失败和批评
失败和批评是成长的机会。成长型思维的人不会被情绪左右,而是从失败中汲取教训,从批评中找到改进的方向。
5. 专注目标,放下情绪
成长型思维的极致表现,是专注于目标,不被情绪和过往所困扰。无论是马斯克还是孙宏斌,他们都展现了这种能力:放下恩怨,专注于自己的目标。
三、总结:思维的改变,人生的改变
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成长型和固定型思维。学会接受自己的固定型思维,并努力改变,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。思维模式的改变需要时间,但只要相信努力的价值,就一定能看到进步。
面对挑战,不要逃避,勇敢尝试。关注过程中的进步,坦然接受失败和批评。最重要的是,专注于自己的目标,放下情绪和过往的困扰。
成长型思维,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,更是一种人生态度。它让我们在不确定的世界中,找到前行的力量,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