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 > LINUX > 正文内容

使用buildroot构建根文件系统

Watrt6年前 (2018-12-13)LINUX22910

使用buildroot构建根文件系统

buildroot可用于构建小型的linux根文件系统。

大小最小可低至2M,与内核一起可以放入最小8M的spi flash中。

buildroot中可以方便地加入第三方软件包(其实已经内置了很多),省去了手工交叉编译的烦恼。

下载安装

首先安装一些依赖,比如linux头文件:

apt-get install linux-headers-$(uname -r)

然后下载安装:

wget https://buildroot.org/downloads/buildroot-2017.08.tar.gz
tar xvf buildroot-2017.08.tar.gzcd buildroot-2017.08/
make menuconfig

配置

此处为免去另外配置工具链的步骤,使用了 buildroot 自动下载工具链执行的选项;

同内核编译一样,请下载 buildroot 的 .config 文件,重命名为 .config 后放到 buildroot目录下;

Tip

若编译时,buildroot下载软件包速度太慢,请下载 dl.zip ,将其中的软件包解压至 buildroot ‣ dl下;

使用:

make menuconfig

进行配置,添加或删除指定的软件包;

一些配置的简单说明

Target options  --->
    Target Architecture Variant (arm926t)  --->   // arm926ejs架构
[ ] Enable VFP extension support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Nano 没有 VFP单元,勾选会导致某些应用无法运行
    Target ABI (EABI)  --->
    Floating point strategy (Soft float)  --->    // 软浮点
System configuration  --->
    (Lichee Pi) System hostname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hostname
    (licheepi) Root password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默认账户为root 密码为licheepi
    [*] remount root filesystem read-write during boot  // 启动时重新挂在文件系统使其可读写

编译

make

>>> 有时候构建会出现莫名其妙的错误,make clean下会ok?

编译的过程如果带上下载软件包的时间比较漫长,很适合喝杯茶睡个午觉;(buildroot不能进行多线程编译)

编译完成的镜像包,是在 buildroot-2017.08 ‣ output ‣images ‣ rootfs.tar 中找到;

安装到第二分区

将镜像包复制到第二分区后,解压即可

# 请修改设备号sudo umount /dev/sdX2

sudo mount /dev/sdX2 /mnt
sudo cp ./rootfs.tar /mnt/
sudo tar -xf /mnt/rootfs.tar
sudo rm /mnt/rootfs.tar
sync
sudo umount /dev/sdX2

另:检查 rootfs文件下的 /etc/inittab 是否已有以下声明:

ttyS0::respawn:/sbin/getty -L ttyS0 115200 vt100 # GENERIC_SERIAL    // 串口登录使能


分享给朋友:

相关文章

mpalqyer 播放命令

mpalqyer 播放命令

mplayer -vo fbdev2 -vf scale=1366:768 film.avi /usr/bin/mplayer -x 800 -y 480 -zoom -framedrop aa.avi...

Linux系统信息查看命令大全

Linux系统信息查看命令大全

最近看了一些Linux命令行的文章,在系统信息查看方面学到不少命令。想起以前写过的一篇其实Linux这样用更简单,发现这些系统信息查看命令也可以总结出一篇小小的东西来了。另外这里还有非常多的命令,可以作为参考。系统# uname -a               # 查看内核/操作系统/CPU信息# head -n 1 /etc/issue   # 查看操作系统版本# cat /proc/cpuinfo  ...

Deepin Linux修复grub引导

Deepin Linux修复grub引导

环境说明:一直使用的是Win7+Deepin 15.5。后来全新安装了Win 10,需要修复grub第一步: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使用深度官方的U盘启动制作器 制作U盘第二步:开机U盘启动进入Deepin linux安装界面,待进入到安装界面选择语言时,按住Crtl+Alt+F2/F1进入Linux tty终端。并执行以下命令完成修复sudo fdisk -l/*根据查询结果确定deepin 的/目录和/boot目录所在的分区编号*/sudo mount&nbs...

LINUX 使用sendmail邮件备份

LINUX 使用sendmail邮件备份

首先安装:sudo apt-get install sendmail然后在终端可以使用mail来发邮件echo "ESP32固件"|mail -s "esp32" -A "./fw.bin" -r "bak@xxx.com" xb100@qq.com注意很有可能收到的邮件在垃圾箱里面。把发件地址加到白 名单中...

荔枝派Nano 全流程指南

荔枝派Nano 全流程指南

u-boot 初体验安装交叉编译链首先需要安装交叉编译链:# 此处为获取7.2.1版本,您可获取其他版本或者通过链接直接下载 wget http://releases.linaro.org/components/toolchain/binaries/7.2-2017.11/arm-linux-gnueabi/gcc-linaro-7.2.1-2017.11-x86_64_arm-linux-gnueabi.tar.xz tar -vxJf gcc-li...

利用BusyBox ~私人定制 My LINUX~

利用BusyBox ~私人定制 My LINUX~

前言  我在今天在这里跟大家详细地探讨一下Linux系统的定制过程和实现例如、用户能够远程登录;和Nginx能够稳定地运行在我们私人定制的LINUX系统上、一步一步从头开始定制属于我们自己的系统。正文   首先我们先来简单的介绍一下我们这里定制属于自己的Linux系统的基本元素.   一个定制的linux内核+一个定制的busybox就可以定制一个小型的Linux操作系统了,安装Dropbear和Nginx,Linux的组成 部分包括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、而...

 Debian 9.9 (stretch) 文件系统制作

Debian 9.9 (stretch) 文件系统制作

0. 准备工作:sudo apt install qemu-user-static -y sudo apt install debootstrap -y mkdir rootfs1. debootstrapdebootstrap --foreign --verbose --arch=armhf  stretch rootfs http...

[转]《保姆级教程》全志F1C100S/F1C200S spi-flash 启动全流程适配烧录及踩坑指南

[转]《保姆级教程》全志F1C100S/F1C200S spi-flash 启动全流程适配烧录及踩坑指南

转自哇酷网=丨晋丨通过参考荔枝派nano官方和论坛大佬的帖子,总结了烧录 spi-flash 启动的方法。通过搜寻资料,把其中有错误或者做了多余的操作的步骤做了修正,以免大家再次踩坑,耗费青春。以下包括 uboot、kernel、buildroot 和 烧录的详细步骤和需要注意的问题,尽量精简方法,以期容易上手和理解。各种配置项也做了详细注释,要知其然,也知其所以然。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是:有的坑,踩的人多了,也便没有了坑。论坛不太好排版,有需要的也可以去我的博客看:P:全志F1C100S/F1C...

发表评论

访客

看不清,换一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